+
温馨提示:2023年11月6日至2023年11月12日政府网站群进行无障碍适老化改造,若有异常,敬请谅解!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香格里拉要闻
新闻中心
【答好五问促增收】玩在乡野 宿在民间 富在家里 ---香格里拉市民宿联农带农促增收典型材料
发布时间:2025-10-10 09:56
来源:香格里拉融媒体
浏览次数:91
字体:【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近年来,香格里拉市坚持把一切为了农民增收、一切围绕农民增收作为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打好“高原特色产业”这张底牌,规划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增收三年行动计划,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增值的良性循环,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为深入挖掘香格里拉市典型做法,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中共香格里拉市委政策研究室联合香格里拉市农业农村局、香格里拉市融媒体中心策划推出“香格里拉市联农带农促增收系列活动”,旨在进一步因地制宜推广成功经验,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

微信图片_2025-10-10_095707_839.jpg

“乡村+民宿”模式的兴起,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体现。香格里拉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璀璨的多民族文化以及“动车时代”带来的旅游发展红利,充分发挥“哈巴雪山、虎跳峡、阿布吉措、纳帕海、杜鹃花海”等自然风光旅游热IP的叠加效应,以民宿产业为突破口,让农民“自主创业”,以“民宿+”融合发展为路径,以“小民宿”助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民宿1739家、从业人员1000余人,户均年增收可达5万元以上。

小中甸镇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良好的区位优势以及香格里拉市的辐射和带动,引得客人纷至沓来。到目前,小中甸镇共有民宿121家、从业人员100余人,户均年增收可达10万元以上。

微信图片_2025-10-10_095710_600.jpg

“民宿+生态”,激活经济新动能。位于小中甸镇联合村都日谷村民小组的巴适民宿,目前床位有8个,在暑期旅游旺季经常“一房难求”,回头客络绎不绝。巴适民宿依托距离阿布吉措徒步景点近以及提供高山牧场体验等生态优势资源,间接拉动周边村民从事向导、保洁、农特产品提供等关联岗位300余个,带动农户增收实现10,000元以上。巴适民宿2024年开业后年收入达30余万元,真正实现了“富在家里”。

“民宿+资源”,激发增收新渠道。小中甸镇团结村唐布里民宿老板以“玩在乡野”为经营理念,结合当地周边的资源优势,为游客提供野外徒步、山间露营、骑马踏歌、音乐晚会等私人订制游玩项目,以吸引特定顾客。唐布里民宿是在租用当地藏房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的,每年租金约10万元且已租用20年,聘请当地农民担任前台、保洁员,帮助房东开设餐厅。自开业起的一年多内,唐布里民宿实现收益14万元,间接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实现增收6000元以上。

微信图片_2025-10-10_095713_055.jpg

“民宿+文化”,提升体验新动能。“深藏”于民间的小中甸镇和平村明珠·扎西牧场精品民宿,实现了从“名不见经传”到“享誉海外”的发展跨越,开业19年营业额也实现了从7000元到160万元的飞跃发展。它致力于深挖乡村当地资源,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住宿餐饮、文化创意、品牌理念和谐统一在一起,结合当前City walk、亲子游、研学游等年轻消费群体喜爱的新晋旅游方式。年内,明珠·扎西牧场固定提供岗位10人,提供周边村民暑期工、短工等岗位百人以上,加上向周边农户购买藏香猪、介绍民宿客人等,户均实现增收20,000元以上。

微信图片_2025-10-10_095715_814.jpg

从单一住宿到多元体验,香格里拉市以文化为内核、业态为纽带,将民宿打造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通过民宿产业不仅进一步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老屋资源,带动餐饮、非遗文化等配套产业,还激活了多民族文化的现代价值,更开辟了一条全域旅游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的创新之路,实现“一业兴带动百业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