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索引号
4330450953/202400475
文  号
来 源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公开日期
2024-08-05
134号对政协香格里拉市第三届三次会议2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8-05 15:09     浏览次数:1006   
字体:[ ]
打印

董建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助力文旅产业发展的提案,已交由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我们对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助力文旅产业发展的建议表示衷心的感谢。这一建议充分体现了对城市建设发展的高度关注,以及对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深切期望。我们完全认同加强城市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文化旅游品牌是一个地方文化旅游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体现一个地方文化旅游业的竞争力、影响力。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持续深化“三个着力”,奋力实现“两个目标”,擦亮打响香格里拉金字招牌,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美誉度,对于引领带动全市文化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虽然近年来我们的城市建设管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市城市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城市治理水平低。香格里拉城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群众反映强烈的种种不协调、不平衡、不健康的问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外来人口涌入与我们落后的城市管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城市软硬件环境与世界的香格里拉品牌还不相适应。二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更新任务十分繁重建设滞后,水、电、路、气、暖、污等基础配套设施还亟待完善提升。三是规划约束力不强。全市各类层次的规划体系还不完善,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还未得到根本树立,执行不力等问题依然存在。三是建设管控不到位。特色风貌、文化传承缺失,没有充分把香格里拉多姿多彩、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注入到城市建设之中;土地市场长期以来的混乱,留下了很多诟病和后遗症,城市规划落地难,建设管理控制难,非法占地、私搭乱建、破坏风貌的现象依然存在;重地上轻地下,对地面反复“开膛破肚”;重新城轻老城,对老城区的建设管理不到位。四是依法治理力度不够。城市管理相对粗放,制度不健全,城市管理智慧化水平不高,不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要求。五是产业聚集效应不明显。产业发展滞后、规模小、分布不均衡,产业发展吸纳就业的能力比较弱。六是城市宜居性有待提高。停车难、如厕难、脏乱差和阳光棚整治等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城市供暖实际效果与市民群众期望还有差距;城市公共绿化水平低、管护不到位,绿地建设指标执行不到位。

下一步,我们精心组织,全力抓好城市建设管理各项工作。

(一)在精准定位中谋实目标找准路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围绕州委“深化高质量发展、加快高原生态森林城市建设”的目标要求,以建设国际旅游城市为目标,按照“规划先行、生态优先、突出特色、完善基础、强化管理”的思路,强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加快推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强化城市管理服务市场化,做好城市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三张牌融合的文章。通过努力,把香格里拉县城建设成为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的新县城,让香格里拉城市的“口碑”更加配得上香格里拉的“颜值”,把香格里拉打造成为全国涉藏地区最美县城,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的香格里拉。

(二)以系统性思维处理好城市发展的各方关系。

——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保护优先理念,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到城市发展全过程,强化生态绿色思维,以香格里拉市绿美城市、社区建设三年行动为抓手,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推进建设开发工作,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坚持特色发展。紧紧围绕做大做强“香格里拉”旅游城市品牌,充分挖掘和彰显民族文化元素,加强城市设计,塑造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建立协调统一的城市轴线、城市天际线、城市文脉、城市风格和色彩,从整体上打造特色鲜明的香格里拉。

——坚持协调发展。把城市地下管网建设与城市地上颜值提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全面开展城市体检,找准城市地下管网结症,制定详细工作计划,逐年稳步推进城市地下更新工作。

——坚持融合发展。充分挖掘、盘活土地、特色小镇、产业等各类资源,因地制宜地实施针对性产业开发,加大东城片区、月光城片区产业布局和发展政策性支持力度,积极挖掘城市周边丰富的农业资源、浓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以及优美的生态环境资源,不断推进一、二、三产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增强产业叠加效应,让城市更加充满活力。

(三)突出重点发力开启香格里拉城市建设新征程。

,坚持补齐短板促发展。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推进“两污”设施建设,要彻底根除雨污不分流存量、雨污管网混接等问题,加快推进城市水源地、纳帕海等重点截污工程。加快推进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探索解决城市建筑垃圾回收机制,坚决杜绝建筑垃圾随意倾倒污染环境问题。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厕所问题是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文明素质问题,对香格里拉来说也是旅游的问题。要紧密结合 “厕所革命”行动要求,继续在城区范围内新建、改建和提升一批公共厕所,现已建成但尚未实现市场化的公共厕所要在上半年全部实现对外免费开放。完善交通通达体系,要按照“东拓、南延、西控、北提、中疏”的发展思路,以路网建设拉开城市框架,推进城市道路建设,加快城区主街主路改扩建工程,打通所有断头路。继续推进城市中心治理,严格执行城市人防设施标准建设,在景区、城市中心以及重点区域大力推广和建设结构停车场,切实缓解“停车难”问题。二是建设绿美城市。以《香格里拉市绿美城市、社区建设三年行动》为抓手,持续开展城市绿道、环城绿带、生态廊道、公园绿地、城市门户节点、街道景观等城市绿化行动,进一步科学合理布局和完善城市公园体系着力打造以绿色为底色的香格里拉城市人居环境新标志,充分体现我市高原生态森林城市理念。

,坚持着眼细节严管理。探索实施有温度的城市管理方法。加快推进县市城市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城市执法职能,建立整体联动、公众参与、共同治理的管理体系。要全面落实《香格里拉市城市管理条例》,严格城乡规划实施管理的监督执法,严厉查处规划建设管理违法行为。要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治理乱倒垃圾、乱排污水、噪音污染、占道经营、户外广告设置、“两违”整治、建筑垃圾运输管理、建筑工地管理等问题。要积极借鉴省内外旅游城市好的管理经验,推行人性化、有温度的城市管理,让广大市民积极支持、主动参与到城市管理工作中。二是探索建立智慧化的城市管理手段。健全完善城市抗震、防洪、排涝、消防等应急指挥管理体系,加快智慧城市、数字城市建设,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快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通过城市大数据开放、信息共享和集成运用,推动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城市管理新方式。三是全面提升城镇风貌水平。围绕把香格里拉打造成为全国涉藏地区最美县城的目标,坚持从规划、建设、管理多角度对城乡建设风貌进行管控,持续深化推进 “阳光棚、彩钢瓦”治理,严格把控古城、景区、标志性建筑等城市天际线和城市重要节点规划,强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在城镇建设中的传承和运用。要敏锐地把握后疫情时代和今年动车开通后我市旅游产业面临的新机遇,全力打造避暑经济,实施国道214线、旅游东环线、纳帕海环湖线风貌整治改造,争取输电、通信线路尽量往山脚转移,不影响景观效果和观景效果。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香格里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85



主办:香格里拉市人民政府 承办:香格里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新行政中心1号楼 联系电话:0887-8222511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站内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7-8226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