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市2024年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发展情况
香格里拉市统计局 杨学琴
2024年三季度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香格里拉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围绕守底线、稳支、增力、上台阶的总体思路,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全市经济运行小幅回落。
初步核算,2024年三季度香格里拉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增加值142.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同比下降1.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7亿元,同比增长3.1%,占GDP比重为3.3%,拉动经济增长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7亿元,增速与去年同期持平,占GDP比重为33.1%,对经济无拉动作用;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0.4亿元,同比下降1.6%,占GDP比重为63.6%,下拉经济1.1个百分点。
一、产业运行基本情况
(一)第一产业低位运行。
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5.4亿元,同比增长3.2%,占GDP比重为3.8%,拉动经济增长0.1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2亿元,同比增长3.1%,占GDP比重为3.3%,拉动经济增长0.1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实现增加值0.6亿元,同比增长4.3%,占GDP比重为0.5%,拉动经济增长0.03个百分点。
(二)第二产业增速与去年同期持平。
三季度,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7亿元,增速与去年同期持平,占GDP比重为33.1%,对经济无拉动作用。
1、工业小幅增长
三季度,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40.6亿元,同比增长3.9%,占GDP比重为28.6%,拉动经济增长1.01个百分点。
2、建筑业增速大幅下滑
三季度,建筑业增加值完成6.4亿元,同比下降17.4%,占GDP比重为4.5%,下拉经济1.01个百分点。
(三)第三产业增速下滑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0.4亿元,同比下降1.6%,占GDP比重为63.6%,下拉经济1.1个百分点。
1、商业增速持续下滑
三季度,批零住餐四个指标占经济总量15%,下拉经济0.7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增加值完成9.3亿元,同比下降15.6%,占GDP比重为6.6%,下拉经济1.2个百分点;零售业增加值完成7.5亿元,同比增长6.4%,占GDP比重为5.3%,拉动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住宿业增加值完成1.5亿元,同比下降0.2%,占GDP比重为1.0%,下拉经济0.002个百分点;餐饮业增加值完成2.9亿元,同比增长5.4%,占GDP比重为4.8%,拉动经济增长0.1个百分点。
2、交通运输业小幅增长
三季度,全市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完成7.7亿元,同比增长2.1%,占GDP比重为5.4%,拉动经济增长0.1个百分点。
3、金融业小幅增长
三季度,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完成6.8亿元,同比增长1.4%,占GDP比重为4.8%,拉动经济增长0.07个百分点。
4、房地产业小幅增长
三季度,全市房地产业增加值完成5.4亿元,同比增长0.8%,占GDP比重为3.8%,拉动经济增长0.03个百分点。
5、营利性服务业增速小幅下降
三季度,全市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0.2亿元,同比下降0.3%,占GDP比重为7.2%,下拉经济0.02百分点。
6、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速小幅下降
三季度,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完成38.5亿元,同比下降1.8%,占GDP比重为27.1%,下拉经济0.56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第一产业低位运行,占比较小。第一产业占经济总量3.4%,拉动力较小,只拉动经济增长0.1个百分点。
(二)第二产业增长乏力,拉动较弱。第二产业占经济总量32.2%,对经济无拉动作用。其中,工业占GDP比重为28.6%,拉动经济增长1.01个百分点;建筑业占GDP比重为4.5%,下拉经济1.01个百分点。
(三)第三产业占比较大,拉动不足
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为64.4%,比重最大,下拉经济1.1个百分点,特别是占经济比重大的商业(15%)、营利性服务业(7.2%)、非营利性服务业(27.1%),分别下拉经济0.7、0.02、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涉及面广却拉动不足,严重影响我市经济发展。
三、经济发展的建议及措施
(一)第一产业。持续关注高原经济作物(蔬菜、中药材)种植产出情况,确保经济作物产值稳步增长,并统筹做好畜牧业相关事项,避免数据出现较大幅度波动,挖掘林业产品加工业产值,做好林业产品推广,增加林业产品附加值。
(二)第二产业。一是力推工业经济发展。围绕工业重点企业做好跟踪监测,认真落实系列稳增长措施,针对出现困难的重点企业进行帮扶,进一步发挥全市工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并加强工业创新人才培引,加大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力度,积极做好限下企业摸排、筛选、监测工作,做到达规即上、上规即入,确保工业产值稳定增长;二是侧重建筑业企业稳增长,提高在库企业的承包竞争能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企业牵线搭桥,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引导企业健康发展,促进建筑业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三)第三产业。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完善税收减免、激励政策,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扩大生产规模,疏通销售渠道,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办法,帮助行业企业渡过难关,促进三产服务业发展,从而带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