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如下:
(一)GDP总量、增速低位运行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测算,上半年,香格里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4亿元,同比增长1.7%,差目标增速(6%)4.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36亿元,同比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62亿元,同比下降0.8%。三次产业比重为2.4:35.8:61.8。
(二)农业生产平稳运行
2024年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4.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3%,差目标增速(6%)2.7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完成1.2亿元,同比增长2.8%;林业产值完成1.2亿元,同比增长8.1%;牧业产值完成1.5亿元,同比增长0.1%;渔业产值完成0.1亿元,同比增长17.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完成0.2亿元,同比增长3.7%。
(三)工业经济持续回升
2024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增速与目标增速持平。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3.3亿元,同比增长3.5%。
(四)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降
2024年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25亿元,同比下降12.9%,差目标增速(10%)22.9个百分点。完成建筑安装工程投资20亿元,同比下降26.8%,商品房销售面积1.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6%,建筑业总产值完成4.5亿元,同比增长34%。
(五)贸易业持续增长乏力
2024年上半年,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亿元,同比增长2%,全社会批发业销售额63.4亿元,同比下降12.14%;全社会零售业销售额27.1亿元,同比增长5.1%;全社会住宿业营业额2.8亿元,同比增长1.5%;全社会餐饮业营业额4亿元,同比增长5.1%。
二、存在的问题
从分产业情况来看,第一、二、三产业发展均存在一定不足,需要各行业主管部门引起一定的关注:
(一)第一产业方面:一是受到畜禽市场价格波动因素影响,牛羊价格下跌(活牛价格下跌35.97%,活羊价格下跌6.97%),导致畜牧业产值增速(0.1%)不理想;二是渔业发展主体不足,从上半年数据来看,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为0.15%,对第一产业增加值贡献率偏低;三是涉农统计台账不规范,各行政村未按相关要求建立统计台账,导致数据质量不理想。
(二)第二产业方面:一是工业方面新建纳规仍然不足。虽然各部门都在积极推进工业企业新建纳规工作,但是截至目前,没有新建达规企业入库。二是制造业下拉经济增长。我市2个重点制造业企业(昆钢鸿达、华新水泥)受产品价格下跌影响,累计产值均出现负增长,同时产业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有三家企业(三江生物、悦成、康美乳业)设备维护停产影响,导致制造业产值同比下降27.6%,下拉全市二产经济。
(三)第三产业方面:一是服务业经济拉动不足。由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7.9%,差目标增速(15%)52.9个百分点;居民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3.5%差目标增速(15%)28.5个百分点;房地产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同比下降6.3%,差目标增速(10%)16.3个百分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下降0.4%,差目标增速(10%)10.4个百分点;教育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同比下降4.7%,差目标增速(10%)14.7个百分点;文化体育娱乐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同比下降6.1%,差目标增速(10%)16.1个百分点。导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乏力。二是贸易市场受大环境影响增长动力不足。一是酒类批发销售额占限上批发业销售额85.6%,拉低限上批发业增速25.7个百分点。二是限额以上零售业18家,大个体4家,其中负增长11家,影响零售业增长。三是零售业新入库企业5家,其中3家负增长,对限上零售业没有正向拉动。四是限额以上住宿业企业9家,其中1家停业,2家年初停业装修,加之没有新入库企业支撑,导致限额以上住宿业呈现负增长。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抓好农业基础统计数据质量。我局将加强与农业农村局的沟通协作,按照市委农办文件要求,深入乡镇督促配备好农经统计员,同时加强对乡镇涉农统计员业务培训,着力提高统计业务人员专业水平,完善农业统计台账,做到涉农指标应统尽统。
(二)加强第二产业重点企业运营状况的监测及分析工作。一是加强与工信部门联系。重点关注普朗铜矿、华新、昆钢鸿达水泥厂等企业运营状况,做好服务,确保数据质量。二是加强与住建部门沟通对接,充分挖掘房地产、建筑业新的增长点。
(三)进一步加强监测和调度。一是严格按照“一周一分析、一月一调度”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经济指标运行分析,特别是针对薄弱环节和短板进行科学调度,二是加强与市场监管、发改、税务、住建、工信、文旅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各行业经济运行情况调研力度,对于达规企业及项目,认真指导,及时入统,确保各项指标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