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塘镇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中心高原坝区,地势开阔,四周群山环绕,中间地势平坦,是乡村旅游的生态宝地,也是全域旅游的发展腹地。一直以来,建塘镇解放村、尼史村两大省级旅游名村,依托纳帕海风景区,多层次整合凝练全域旅游资源,赋能乡村振兴发展引擎,促进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数量规模和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增加产品营销,促进群众增收。一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群众增收。纳帕海周边乡村旅游以发展民宿经济及马场经济为主,对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相对较低,可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又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2023年,尼史村四个马场年租金共计158.7万元,涉及群众245户,户均租金分红6478元,200余户农户在马场牵马务工,工资性收入年人均达12万元,解放村五个马场年租金共计200.7 万元,涉及群众327户,327余户农户马场牵马务工,工资性收入年均达4万元。二是增加产品营销促进群众增收。乡村旅游经济链条中“吃”和“购”两大环节与农产品密切相关,而在两个行政村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农产品直接到达消费者手中,不但解决了农产品购销体制不畅的难题,而且还直接增加了农产品的需求量,提高了群众的农产品销售收入,带动了周边牦牛肉、食用菌、菜籽油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促进了群众增收。三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群众增收。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游客,更带来了致富的活水,位于解放村的松赞林卡酒店,作为藏文化推广的窗口,将文化性的体验加入酒店经营项目,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住宿餐饮、文化创意、购物休闲和谐统一在一起,为发展农文旅业态、实现三产融合带来良好契机,既满足了消费者对田园风光、民族文化的深入体验需求,又促进了乡村旅游业收入增长,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四是以旅游资源增值促进群众增收。建塘镇旅游民宿90%以上是“景区依托型”乡村民宿,75%以上分布于帕海周边,两个村在纳帕海沿线经营民宿共26家,2023 年民宿经营性收入每户约3至8万元。民宿产业较为完整,客源稳定,同时解放村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吸引了匠庐、喜林苑等品牌民宿,盘活了闲置资产。
重点突出产业优势,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两个行政村在发展全域旅游过程中,认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持“三尊重”和“四不”原则,即尊重自然环境、尊重村庄肌理、尊重群众意愿和“不挖山、不填塘、不砍树、不扒房”,东西部协作资金也首先投入到村庄的基础设施及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上,修复村庄景观墙、修缮机耕路、治理水沟、改造观景台等,破解乡村“脏乱差”难题,因地制宜保留农村“原味”,留住乡愁。二是创新管理经营模式。“中旅国际”为纳帕村民小组的民宿产业提供渠道推广方面的支持,将这个原本不为人知的秘境,推向广阔的旅游市场。为了保证民宿项目的可持续性,纳帕海旅游建设项目采取了以经营为导向进行设计和建设的一体化管理经营模式,形成了东西部协作资金投入、社会资本进入国有企业托底、新锐企业运营的全新模式,以实现项目保值、经营长久、百姓增收的目的。
推动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解放村纳帕海周边共种植油菜800余亩,油菜花海作为网红打卡点极大地推动了解放村骑马市场的拓展,很多到纳帕海游玩的客人在看到大片的油菜花后都会选择到马场里选上一匹马,在马背上欣赏油菜花海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