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索引号53340103000010000
——2022年1月19日在香格里拉市第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香格里拉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香格里拉市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报告提请市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100周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创造了伟大事业,取得了伟大成绩。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部门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打赢了不少大仗硬仗,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坚持人民至上,全力支持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我们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胜利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紧紧依靠改革破难题增动力,推动财税制度更加完善和成熟。我们有效应对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财政始终保持稳健运行。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过程中,在应对风险挑战实践中,财政部门始终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积累了重要经验。
此背景下财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中央七次西藏座谈会、中央第五次民族工作会议、省委十一次党代会、省委三次涉藏工作会议、省委、省政府迪庆现场办公会、州委九次党代会、香格里拉市第三次代表大会精神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培植财源,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较好完成了二届市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2021年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1615万元,同比增收5408万元,增长7.1%,占全州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51%。上级补助收入合计348461万元,同比减少9.6%,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11400万元,上年结余资金21632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177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230万元,收入总计483515万元;地方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16059万元,占全州地方公共预算支出的29%。上解支出11482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12741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193万元,支出总计447475万元。收支相抵后,2021年年终结余资金为36040万元,均为结转下年支出。
2.政府性基金预算。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1039万元,同比增收1872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合计3963万元,债务转贷收入60600万元,上年结余4597万元,收入总计110199万元。本年度,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8973万元,政府性基金结余18126万元,债务还本支出3100万元,收支平衡。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30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0%,转移性收入15万元,收入合计245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资金23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5万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收入84116万元,比年初预算数增长4%;社会保险基金支出83929万元,比年初预算数增长4.6%。收支相抵,年末滚存结余33878万元。
5.地方政府债务情况。2021年度迪庆州财政局收回我市2020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额度14758万元(其中:收回一般债务限额额度3758万元,收回专项债务限额额度11000万元);本年我市新增专项债券57500万元,经州人大常委会核定,新增专项债务限额57500万。调整后我市政府债务限额为5105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31000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200500万元);截至2021年底,全市政府债务余额473253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293153万元,专项债务余额180100万元)。全市政府债务余额控制在限额以内,债务规模适度,风险总体可控。
以上数据均为快报数(执行数),详见《香格里拉市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待州财政批复我市 2021 年财政决算后,部分数据会有所变化,届时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2021年财政政策执行和财政重点工作情况。
2021年,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市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统筹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建设和生态建设、统筹社会事业和大局和谐稳定,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1.全面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把财源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2021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财政始终坚持把筹集财力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抓紧抓牢,一是加强财政收入征管。紧紧围绕人代会确定的收入任务,进一步强化执收部门之间协调联动多次召开财税联席会议,配合组织收入工作推进会议,强化财税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确保应收尽收,在今年税收收入下降后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强化监管,挖掘增收潜力。非税收入同比增长74个百分点,全力保障年初收入任务数的完成。二是落实新增债务限额57500万元,支持全市YX债务风险缓释工作,全年缓释103487万元,新增专项债劵57500万元,安排棚户区改造回购资金16178万元,有效保障了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重要改革等资金需求的同时有效缓解债务风险。三是加大存量资金的统筹力度,增加资金有效供给,对财政零余额及专户资金实时监控,整合和收回沉淀的财政存量资金,全年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28572万元。全年通过存量资金安排支出28505万元,其中提前安排卫生城市创建资金5000万元,在财政吃紧的状态下保障全市重点工作的开展。四是保持必要的支出规模,2021年财政支出首次实行收付实现制,为完成财政支出任务数,财政按照年初预算部署季度支出计划提前谋划,全年完成416059万元的支出数,超州级下达任务数16059万元。
2.以团结和谐、富裕文明、美丽平安为引领,为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世界香格里拉提供保障。
一是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为“民生”腾出财力空间,加强农业、扶贫、教育、文化、社保、医疗等“民生”支出,着力强化民生保障。全市财政民生支出354955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85%。作好扶贫衔接助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效,全市农业支出110743万元。积极支持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稳定发展,全市教育科技文化支出62599万元,认真落实养老保障、困难群众、低收入群体补助政策,确保各项民生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0572万元。积极支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与疫情防控相关的卫生健康支出38212万元。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理念,以好的生态就是好的民生为导向,全市全年筹措生态环保资金23928万元,争取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25161万元,争取生态护林员资金4020万元。二是扛起全市维稳第一的旗帜,落实相关政策资金全市筹措公共安全资金14145万元,支持禁毒防艾、扫黑除恶、综治维稳、安全生产等工作,支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依照藏传佛教中国化要求牵头落实全市藏传佛教寺院财务监管制度全覆盖,促进社会稳定。三是确保全市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及时足额发放,从严从紧编制部门预算,科学测算财政收入,坚持勤俭节约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紧密结合,严控财政供养人员、严禁违规津补贴发放,细化人员定额标准,以《预算法》为依据,突出财政预算安排的重点,全年安排工资支出153355万元,随工资计提五险支出22997万元。四是全年筹措下达基础设施建设资本性支出116266万元。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投入项目前期经费2500万元,切实保障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开展。按照项目绩效管理流程,倒逼和督促相关政策、预算安排、资金拨付使用更加科学合理。五是坚决打好防范重大风险攻坚战。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和预算管理,督促各部门在批准的限额内举借债务并按时偿还债务。政府债务付息支出完成13337万元,增长6%。健全专项债券项目管理协调机制,做好项目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健全地方政府债务常态化监测机制,统一口径、统一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风险。层层签订责任书,全年化解YX债务74309万元。
3.提升财政治理能力,为健全资金监管模式,多措并举提供保障。
一是优化采购活动办事程序,加快政府采购转型升级,推进政府采购领域的“放管服”改革,健全政府采购质疑投诉处理机制。严把政府采购关口,全年采购计划金额21692万元,实际交易金额21074万元,节约资金618万元。二是认真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完成全市2020年度资产决算,依托资产月报监管企业债务及资产情况。三是组织“携手筑网·同防共治”为主题的防范化解非法集资宣传月,联动市场监管、公安经侦及时掌握全市小贷公司情况,促进小贷公司健康发展。四是更好发挥彩票公益金民生补短板作用,全年筹措彩票公益金1385万元。五是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坚决把该压的压下来,该减的减下去,实行“三公经费”财政季报制度,通过严控“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全市全年“三公”经费支出1672万元,较上年减少1%。 六是自觉接受各方监督。推动落实市二届人大六次会议决议事项,用心用力抓好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严格落实人大监督工作要求,切实将人大监督压力转化为改进财政工作动力。积极配合审计等加强监督。组织做好审计等监管部门对我市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财政收支运行、直达资金使用管理等重点项目审计监督及整改工作。
各位代表,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开局之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支持下,在全市各乡(镇)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财政改革和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仍然面临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财政收入结构不优。财政收入增长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受疫情影响,全市经济发展受到了考验;二是产业结构不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较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快,全市经济增长乏力,但民生需求及社会各项事业发展需求呈刚性支出态势,财政收支矛盾加剧;三是政府性债务风险虽然总体可控,但偿还到期债务和防范潜在风险压力较大。所有问题必须从事关全市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全局出发,高度重视,要适应新常态,积极作为,推进财政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2022年地方财政预算安排
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就地区来看也是新一届政府全面履职的开局之年,做好财政工作意义重大。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各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优化支出重点和结构;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严肃财经纪律,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提高财政支出的精准性有效性;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现代税收制度,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健全地方政府依法适度举债机制,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全市2022年收支预算安排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4063万元,增长3%左右;地方公共预算支出428541万元,增长3%左右。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2525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2525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为零。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较上年下降主要是由于政府性基金专项债券收入不确定在2022年收支预算编制只考虑相对固定的收支。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55万元,增长4%左右;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55万元,增长4%左右。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收入89485万元,增长6.4%;社会保险基金支出90173万元,增长7.4%。收支相抵,年末滚存结余33334万元。
三、2022年财政政策和财政工作
2022年财政工作要准确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一)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一是持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当前,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关键是把更大规模减税降费落实到位,让企业轻装上阵。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不折不扣执行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让企业持续享受政策红利。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开展多种形式的政策宣传、解读及政策辅导,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二是保持适当支出强度,提高支出精准度。2022年要按照部门预算部署关于支出进度在11月底全面清零的要求,推动部门预算支出进度提升,大力削减低效无效支出,建立起鲜明的奖优罚劣激励约束机制。三是积极盘活存量资金,强化预算执行管理,计划编制出台《香格里拉市本级预算执行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对市级部门预算执行按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专项支出三个类别实行量化目标,编制项目或安排转移支付编制项目或安排转移支付时都要先消化存量,再考虑安排增量;实现盘活存量实时化,对于执行进度较慢的部门项目预算,以及未按规定及时分解下达或者闲置沉淀的转移支付,及时统筹用于急需资金支持的领域。四是建立健全地方债券的高质量项目储备和前期准备、评估遴选等工作机制,大力争取新增债券额度,弥补重大项目建设和补短板领域资金需求。
(二)加强财源培植,提升自我造血能力。把培植财源及开源节流作为财政收支管理的核心内容,把握好工作节奏和力度,多方挖潜增收,大力压减节支,努力缓解财政收支矛盾。一是狠抓自有收入组织。加强财政经济运行态势研判,盯紧重点税源,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收入征管,坚持依法依规征收,严禁虚增空转,切实提高收入质量。二是狠抓上级补助争取。准确把握“世界香格里拉”功能定位,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抢抓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云南省第三次涉藏工作会、省委省政府迪庆现场办公会等重大机遇,持续加大汇报,力促各类补助持续增加。三是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格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将压减一般性支出工作贯穿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中,严控会议、培训、大型活动、办公资产购置、信息化维护等方面支出,确保完成压减任务。四是硬化支出预算执行约束。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严控追加事项,除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支出和应急救灾等支出外,坚决禁止违反预算规定乱开口子。必须追加的预算支出,原则上通过以后年度预算安排资金或调剂既有预算安排、统筹存量资金、争取上级专项等渠道解决。
(三)优化支出,持续改善民生。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支持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发展,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一是优先保障“三保”支出,遵循“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先后原则,严格控制预算追加,优化支出结构,在优先足额保障人员支出和机构运转后,重点向产业转型升级、维护稳定、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倾斜。二是支持教育优先,加大对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公平发展、协调发展。三是支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创业环境,大力发展特色支柱产业,提高就业吸纳能力。四是支持医疗卫生改革,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稳步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提升保障标准。五是支持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建设,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强化基层文化能力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四)通过财政风险控制体系,防范化解地方财政风险隐患。强化风险意识,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既警惕本领域的风险,也防范其他领域传导过来的风险。持续防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健全常态化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风险。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做实做细并严格执行化债方案,稳妥化解存量YX债务,进一步加强与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各大银行合作机制,合理化解政府YX债务。强化监督问责,从严整治举债乱象,有效遏制隐性债务增量,配合查处地方债务风险中隐藏的腐败问题。从全局出发,坚持底线思维,前瞻性分析研判各类潜在风险因素,做到心中有数、妥善应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继续巩固全市财务人员专业能力建设的同时重点对财务人员财经法律法规进行培养,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和业务能力。
(五)提高认识,自觉主动接受各方监督。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监督工作的意见》要求,完善预决算报告及草案编制方式,细化重点支出和重大项目预算,全面准确向人大反映支出预算和政策落实情况。建立健全对联网监督发现问题的处理反馈机制。落实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向人大报告制度,清查核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不断提高报告质量。稳步推进重大政策和项目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结果向同级人大报告,并随同预决算向社会公开。完善服务代表委员工作,加强日常沟通交流,充分研究吸纳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解决代表委员关注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建议提案办理质量。加大巡视、审计问题整改力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高度重视财政管理监督,密切关注基层财政运行情况,强化对地方政府债务化解、落实“三保”支出责任、“六保”任务等情况的监督,推动相关政策落实到位,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效能和资金使用效益。
各位代表!2022年财政预算工作任务艰巨繁重,要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财政新实践。锤炼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将“两个维护”落实到财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清醒认识财政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风险挑战,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财政干部队伍,狠抓责任落实,持续推动财政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深度融合。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平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代新迪庆贡献香格里拉财政力量。
监督索引号533401030000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