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云南省香格里拉市浪都河治理工程、云南省香格里拉市测任河治理工程、云南省香格里拉市纳赤河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9月8日-2023年9月14日(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18808858092
联系人:万仁镝
通讯地址:香格里拉市东城区迪庆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香格里拉分局
邮 编:674499
序号 | 项目 名称 | 建设 地点 | 建设 单位 | 环评 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云南省香格里拉市浪都河治理工程 |
香格里拉市格咱乡浪都村委会 | 香格里拉市水务局 | 楚雄驰恒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工程总投资709.9万元,其中环境保护工程61万元;占总投资比例的8.6%。 工程总治理长度为4.78km;工程治理起点为浪都村委会比染村,终点为浪都村委会义瓦村。本次治理河段新建C20埋石混凝土堤防、护脚+护岸1.7072km;其中直立式堤防总长673.38m,左岸576.09m,右岸97.29m;护脚+护岸总长1033.81m,左岸684.64m,右岸349.17m;新建穿堤涵管3处,新建下河步梯2处。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护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及环保工程。其中主体工程包括堤防工程、护脚+护岸工程及穿堤涵管;辅助工程包括下河台阶及复垦工程。公用工程包括供排水、供电、施工场地等。环保工程包括施工废水沉淀池2座、废气洒水降尘措施,物料遮盖措施、临时占地复垦等。 | 一、施工期 1、生态环境 (1)陆生生态:施工临时占地是与主体工程施工期间相配套的工程,短期内将影响沿线土地的现状利用性质,施工结束后一般即可恢复原有用地的利用性质,环境影响具有阶段性和短期性,对沿线土地资源利用影响较小。评价区内无国家级、省级保护植物,也无古树名木。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及时恢复,施工生产区全部拆除。恢复原有地貌。工程施工对动物种类多样性和种群数量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对动物生存及种群数量、种类影响很小,更不会导致动物多样性降低。(2)水生生态:本项目治理河段,河水水质较好,能在短期内恢复水质,有利于沉水植物较快的恢复。浮游生物的影响也较小。项目施工河段无洄游性鱼类、国家级、云南省级重点保护鱼类,也无《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和《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收录的鱼类;且未发现集中的“鱼类三场”即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的分布,也没有发现局限分布于该区域的特有鱼类。施工期间采用围堰保通的方式,不会令河流断流,更不会对鱼类产生阻隔影响,此外,施工期时短暂的,施工队鱼类的影响主要是扰动水体,建设过程对鱼类的影响较小。 2、地表水环境 ①施工场地设备清洗废水经(1m3)临时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过程、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②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设计及规范规定。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土砂石不乱堆乱倒,做到文明施工,避免将泥渣直接排入地表水体中。③合理安排工期,避免在雨天进行土方作业。④选配两台潜水泵(1备1用),另设置一个5m3沉淀池,用于基坑水沉淀,沉淀后的基坑水用于洒水降尘及混凝土搅拌。其余基坑水经基坑简单沉淀后抽至基坑外自流。⑤项目应加强管理,做好机械的日常维护保养,杜绝跑、冒、滴、漏现象。⑥施工场地材料堆场四周设置挡墙;施工材料中如化学建材等不得堆放在地表水体附近,并加设土工布围挡,防止被雨水冲刷进入浪都河。⑦施工场地散落的物料要及时清扫,物料堆放要釆取防雨水冲刷和淋溶措施,以免被冲入河道,污染水体。⑧加强施工期环境监理,因工程施工导致短期内污染物增幅较大,影响到水质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的,需积极调整施工时间,施工方案、在监测断面上方增设围堰等多种方式,将项目施工对出境断面水质影响降到最低。 3、大气环境 ①运输车辆必须采取封闭措施,降低扬尘对道路两侧的影响。②配备两台潜水泵(1备1用)及足够长度的软管,开挖过程中,洒水使作业保持一定的湿度:对施工场地内松散、干涸的表土,也应经常洒水防治粉尘;回填土方时,在表层土质干燥时应适当洒水,防止粉尘飞扬。③施工中土方挖掘及堆放、施工垃圾的清理等扬尘较多的工序应尽量选择在无大风的天气进行,原材料堆放处固定设置,以便采取防尘措施。④施工段应设置相应的环境保护管理人员,其职责是指导和管理施工现场的工程弃土、建筑材料的处置、清运、堆放,场地恢复和硬化,清除进出施工现场道路上的泥土、弃料以及车辆、轮胎上的泥土,防止二次扬尘污染;对一些质轻、易飞扬的施工材料,如水泥等的堆放场地,应采取防止扬尘措施,如设简易堆放棚等,避免风吹损失和二次污染。⑤建设单位应加强监督管理、强调文明施工。 4、声环境 ①施工单元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加强施工管理,尽量缩短施工时间;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②合理调整高噪声设备的使用时间,高噪声设备进行分散式布设,并严禁同时运行,减少噪声叠加影响。③加强运输车辆管理,尤其是进入环境敏感点时,应减少或杜绝鸣笛,对运输车辆定期维修、养护。④加强施工管理,禁止在中午(12:00-14:00)、夜间(22:00-次日6:00)进行施工作业。因特殊需要必须进行施工的,提前向环保部门提出申请,并在附近受影响区域张贴安民告示;应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噪声申报登记制度,要求在工程开工15日内向所在区环保局提出申报,填写《建筑施工场地噪声管理审批表》经批准后方可开工。⑤除上述措施外,还应与沿线居民建立良好的社区关系,对受施工干扰的单位和居民应在施工作业前予以通知,并随时向他们汇报施工进度及施工中对降低噪声采取的措施。 5、固废 ①对临时堆场周边设置防护拦挡等措施。②每个施工段产生的少量建筑垃圾,经收集、回收综合利用。③施工区设置1个垃圾箱,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及包装袋等经收集后由施工单位统一运至乡镇垃圾集中处置点集中处置。④废矿物油由专业修理机构带走处置,不在项目施工场地暂存。 6、环境风险 施工单位统一采购油品,严格落实柴油的管理制度,做好防治溢油事故的工作,柴油运输及储存过程中做好严格防护,储存在施工场地应设置专门的房间,防渗、设围堰、加锁,由专人管理,并设置吸油材料。施工前认真检查设备,严格按照各项安全检查要求落实各项安全与防污染措施;作业过程中强化现场值班检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跑油、漏油防止水域污染。 二、运行期 工程竣工后无机械噪声、废气、废水、固废等污染物排放,工程运营期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项目按照1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确定堤距,河道治导线基本沿现状河岸的走向布置,不会改变河流水势及冲沙条件;防洪堤修建好以后,改善沿岸排涝条件,对保持河水水质有促进作用;项目建设完善河道防洪堤,提升河道行洪能力,使沿岸农田及村庄免受洪水威胁。防洪堤修建的同时,完善沿岸排涝口和排涝涵管的设置,利于两岸农田耕地排涝。沿岸修建亲水踏步,方便沿岸村民取水。堤岸及护坡建设,改善河道沿岸水土流失状况。工程实施后,整体改善了河段的水生生态。 |
2 | 云南省香格里拉市测任河治理工程 | 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 | 香格里拉市水务局 | 楚雄驰恒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工程总投资746.11万元,其中 环境保护工程43万元,占总投资的5.76%。测任河治理工程拟治理河道分为两段,第一段为温蒗村治理河段:拟新建堤防位于测任河左、右岸,左岸分布堤防共计1段,总长461.96m;右岸分布堤防共计1段,总长1370.29m。第二段为和平村月浪小组治理河段~木鲁村治理河段:拟新建堤防位于测任河左、右岸,左岸分布堤防共计3段,总长1259.58m;右岸分布堤防共计3段,总长1038.23m。新建排涝涵管9处,下河踏步7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及环保工程。其中主体工程包括堤防工程及排涝涵管;辅助工程包括下河踏步及辅助交通工程。公用工程包括供排水、供电、施工场地等。环保工程包括施工废水沉淀池、废气洒水降尘措施,物料遮盖措施、临时占地复垦等。 | 一、施工期 1、生态环境 (1)陆生生态:施工临时占地是与主体工程施工期间相配套的工程,施工临时便道,严控征地红线,工程永久占地严禁超出工程征地范围。短期内将影响沿线土地的现状利用性质,施工结束后一般即可恢复原有用地的利用性质,环境影响具有阶段性和短期性,对沿线土地资源利用影响较小。评价区内无国家级、省级保护植物,也无古树名木。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及时恢复,施工生产区全部拆除。恢复原有地貌。工程施工对动物种类多样性和种群数量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对动物生存及种群数量、种类影响很小,更不会导致动物多样性降低。(2)水生生态:本项目治理河段,河水水质较好,能在短期内恢复水质,有利于沉水植物较快的恢复。浮游生物的影响也较小。项目施工河段无洄游性鱼类、国家级、云南省级重点保护鱼类,也无《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和《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收录的鱼类;且未发现集中的“鱼类三场”即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的分布,也没有发现局限分布于该区域的特有鱼类。施工期间采用围堰保通的方式,不会令河流断流,更不会对鱼类产生阻隔影响,此外,施工期时短暂的,施工队鱼类的影响主要是扰动水体,建设过程对鱼类的影响较小。(3)水土保持: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措施:表土堆存区临时防护措施:于表土临时堆存区采取临时拦挡措施,临时拦挡措施形式选取填土编织袋。表土堆场堆存边坡1:1.5,填土编织袋采用等腰梯形码砌,顶宽0.5m,底宽1.5m,高1.5m,临时覆盖措施采用彩条布覆盖。道路区水土保持措施为:全面整地0.6hm2;植乔木:植栽旱柳530株;撒播百车轴株草籽17.82kg;临时拦挡:共需填土编织袋拦挡400m3;临时覆盖:需临时覆盖彩条布900m2。 2、地表水环境 (1)每台混凝土搅拌机旁边设置2个容积约6m3的可移动式废水沉淀桶(铁槽,2m*2m*1.5m),回用于施工用水及施工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2)基坑排水经10m3的沉淀池澄清后排放。建设施工围堰,左右岸交替施工,减少混凝土对河流水质的影响。(3)加强管理,禁止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容器等。 3、大气环境 (1)项目区物料堆放要规整并适当遮蔽和覆盖,使施工期的扬尘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无组织排放要求。(2)晴天每天对施工场地进行洒水降尘,洒水降尘采用洒水降尘软管,有效降低扬尘产生;(3)施工中土方挖掘及堆放、施工垃圾的清理等扬尘较多的工序应尽量选择在无大风的天气进行,原材料堆放处固定设置,并采取防尘网等措施。(4)车辆驶出工地前应用水将车轮子上的泥土去除干净,防止沿程影响路面环境,同时施工人员应对门前的道路实行保洁制度;(5)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及进度,尽量缩短施工期;(6)混凝土搅拌系统上料时轻拿轻放,加料过程产生的扬尘采取洒水降尘措施;(7)采取保持运输道路的清洁、限速行驶、洒水降尘等措施,减少运输车辆产生的道路扬尘;(8)采取限速、限载和加强汽车维护保养等措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物的产生。选用符合尾气排放标准的施工机械及车辆,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避免机械废气过量排量。 4、声环境 (1)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此外,高噪声设备施工时间尽量安排在白天,禁止夜间施工。(2)施工时应在工程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量将高噪声设备布置在远离施工场地边界的区域。(3)加强运输车辆管理,尤其是进入环境敏感地区时,应减少或杜绝鸣笛,对运输车辆定期维修、养护。(4)加强施工管理,禁止在中午(12:00~14:00)、夜间(22:00~次日6:00)进行施工作业。因特殊需要必须进行施工的,提前向环保部门提出申请,并在附近受影响区域张贴安民告示;应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噪声申报登记制度,要求在工程开工15日内向所在区生态环境局提出申报,填写《建筑施工场地噪声管理审批表》经批准后方可开工。(5)与沿线居民建立良好的社区关系,对受施工干扰的单位和居民应在施工作业前予以通知,并随时向他们汇报施工进度及施工中对降低噪声采取的措施。 5、固废 (1)土石方:土石方压实堆存,及时回填,避免雨水淋溶进入河道。(2)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进行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集中清运至当地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指定建筑垃圾堆放点统一处置。建筑垃圾在施工区暂存时应用篷布覆盖,减少淋溶污水进入河道污染水质或产生扬尘污染。(3)生活垃圾:于各施工生产区设置2个垃圾桶,生活垃圾收集后由施工单位统一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置,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4)清障固废:清障固废为一般固废,即挖即清,集中运至附近村庄垃圾收集点。 6、环境风险 施工单位统一采购油品,严格落实柴油的管理制度,做好防治溢油事故的工作,柴油运输及储存过程中做好严格防护,储存在施工场地应设置专门的房间,防渗、设围堰、加锁,由专人管理,并设置吸油材料。施工前认真检查设备,严格按照各项安全检查要求落实各项安全与防污染措施;作业过程中强化现场值班检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跑油、漏油防止水域污染。 二、运行期 工程竣工后无机械噪声、废气、废水、固废等污染物排放,工程运营期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项目按照1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确定堤距,河道治导线基本沿现状河岸的走向布置,不会改变河流水势及冲沙条件;防洪堤修建好以后,改善沿岸排涝条件,对保持河水水质有促进作用;项目建设完善河道防洪堤,提升河道行洪能力,使沿岸农田及村庄免受洪水威胁。防洪堤修建的同时,完善沿岸排涝口和排涝涵管的设置,利于两岸农田耕地排涝。沿岸修建下河踏步,方便沿岸村民取水。堤岸及护坡建设,改善河道沿岸水土流失状况。工程实施后,整体改善了河段的水生生态。 |
3 | 云南省香格里拉市纳赤河治理工程 | 香格里拉市建塘镇诺西村的金母隆、格登、腊崩三个村民小组 | 香格里拉市水务局 | 楚雄驰恒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工程总投资798.47万元,其中 环境保护工程44.8万元,占总投资的5.6%。本次防洪除涝工程总治理长度为4.57km;工程治理起点为香格里拉康思水库下游的鸿达水泥厂公路桥,终点为纳赤河与X209公路交汇处。两岸新建堤防总长2610.684m。左岸堤防长1798.189m,右岸堤防长812.495m。其中土堤2204.277m,防洪墙406.407m。支流汇口处及右岸防洪满足的部位新建格宾石笼护脚71.592m。新建穿堤涵管7处,新建下河步梯8处。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及环保工程。其中主体工程包括堤防工程及穿堤涵管;辅助工程包括亲水台及辅助交通工程。公用工程包括供排水、供电、施工场地等。环保工程包括施工废水沉淀池、废气洒水降尘措施,物料遮盖措施、临时占地复垦等。 | 一、施工期 1、生态环境 (1)陆生生态:施工临时占地是与主体工程施工期间相配套的工程,短期内将影响沿线土地的现状利用性质,施工结束后一般即可恢复原有用地的利用性质,环境影响具有阶段性和短期性,对沿线土地资源利用影响较小。评价区内无国家级、省级保护植物,也无古树名木。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及时恢复,施工生产区全部拆除。恢复原有地貌。工程施工对动物种类多样性和种群数量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对动物生存及种群数量、种类影响很小,更不会导致动物多样性降低。(2)水生生态:本项目治理河段,河水水质较好,能在短期内恢复水质,有利于沉水植物较快的恢复。浮游生物的影响也较小。项目施工河段无洄游性鱼类、国家级、云南省级重点保护鱼类,也无《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和《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收录的鱼类;且未发现集中的“鱼类三场”即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的分布,也没有发现局限分布于该区域的特有鱼类。施工期间采用围堰保通的方式,不会令河流断流,更不会对鱼类产生阻隔影响,此外,施工期时短暂的,施工队鱼类的影响主要是扰动水体,建设过程对鱼类的影响较小。(3)水土保持:在河道工程区、施工道路区设置专门的表土堆场,并对其采取临时覆盖以及拦挡措施,临时拦挡措施形式选取填土编织袋。表土堆场堆存边坡1:1.5,填土编织袋采用等腰梯形码砌,顶宽0.5m,底宽1.5m,高1.0m,边坡比为1:0.5,临时覆盖措施采用彩条布覆盖。河道工程区开挖料在河道工程区范围内沿着堤防开挖断面一侧就近堆放,挡墙硬化再回填。对无法及时回填的土石方采用彩条布进行覆盖。河道工程区表土剥离量为自然方1100m3,表土回覆用土共计600m3。栽植旱柳500株,撒播草籽面积为0.20hm2,草籽需求量为13kg。施工道路区表土剥离量为自然方1300m3,表土回覆用土共计1600m3。栽植旱柳475株,撒播草籽面积为0.19hm2,草籽需求量为13kg。施工生产区表土回覆用土共计200m3。全面整地面积为0.06hm2。撒播草籽面积为0.06hm²,草籽需求量为3.96kg。 2、地表水环境 ①各施工场地每台搅拌机配套设置1m3临时沉淀池,清洗废水经临时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过程、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②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设计及规范规定。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土砂石不乱堆乱倒,做到文明施工,避免将泥渣直接排入地表水体中。③合理安排工期,避免在雨天进行土方作业。④选配两台潜水泵(1备1用),另设置一个5m3沉淀池,用于基坑水沉淀,沉淀后的基坑水用于洒水降尘及混凝土搅拌。其余基坑水经基坑简单沉淀后抽至基坑外自流。⑤项目应加强管理,做好机械的日常维护保养,杜绝跑、冒、滴、漏现象。⑥施工场地材料堆场四周设置挡墙;施工材料中如化学建材等不得堆放在地表水体附近,并加设土工布围挡,防止被雨水冲刷进入纳赤河。⑦施工场地散落的物料要及时清扫,物料堆放要采取防雨水冲刷和淋溶措施,以免被冲入河道,污染水体。⑧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因工程施工导致短期内污染物增幅较大,影响到水质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的,需积极调整施工时间,施工方案、在监测断面上方增设围堰等多种方式,将项目施工对出境断面水质影响降到最低。 3、大气环境 ①运输车辆必须采取封闭措施,降低扬尘对道路两侧的影响。②配备两台潜水泵(1备1用)及50m软管,开挖过程中,洒水使作业保持一定的湿度:对施工场地内松散、干涸的表土,也应经常洒水防治粉尘;回填土方时,在表层土质干燥时应适当洒水,防止粉尘飞扬。③施工中土方挖掘及堆放、施工垃圾的清理等扬尘较多的工序应尽量选择在无大风的天气进行,原材料堆放处固定设置,以便采取防尘措施。④施工段应设置相应的环境保护管理人员,其职责是指导和管理施工现场的工程弃土、建筑材料的处置、清运、堆放,场地恢复和硬化,清除进出施工现场道路上的泥土、弃料以及车辆、轮胎上的泥土,防止二次扬尘污染;对一些质轻、易飞扬的施工材料,如水泥等的堆放场地,应采取防止扬尘措施,如设简易堆放棚等,避免风吹损失和二次污染。⑤建设单位应加强监督管理、强调文明施工。 4、声环境 ①施工单元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加强施工管理,尽量缩短施工时间;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②合理调整高噪声设备的使用时间,高噪声设备进行分散式布设,并严禁同时运行,减少噪声叠加影响。③加强运输车辆管理,尤其是进入环境敏感点时,应减少或杜绝鸣笛,对运输车辆定期维修、养护。④加强施工管理,禁止在中午(12:00-14:00)、夜间(22:00-次日6:00)进行施工作业。因特殊需要必须进行施工的,提前向环保部门提出申请,并在附近受影响区域张贴安民告示;应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噪声申报登记制度,要求在工程开工15日内向所在区环保局提出申报,填写《建筑施工场地噪声管理审批表》经批准后方可开工。⑤除上述措施外,还应与沿线居民建立良好的社区关系,对受施工干扰的单位和居民应在施工作业前予以通知,并随时向他们汇报施工进度及施工中对降低噪声采取 的措施。 5、固废 ①对临时堆场周边设置防护拦挡等措施。②每个施工段产生的少量建筑垃圾,经收集、回收综合利用。③施工区设置1个垃圾箱,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及包装袋等经收集后由施工单位统一运至乡镇垃圾集中处置点集中处置。④废矿物油由专业修理机构带走处置,不在项目施工场地暂存。 6、环境风险 施工单位统一采购油品,严格落实柴油的管理制度,做好防治溢油事故的工作,柴油运输及储存过程中做好严格防护,储存在施工场地应设置专门的房间,防渗、设围堰、加锁,由专人管理,并设置吸油材料。施工前认真检查设备,严格按照各项安全检查要求落实各项安全与防污染措施;作业过程中强化现场值班检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跑油、漏油防止水域污染。 二、运行期 工程竣工后无机械噪声、废气、废水、固废等污染物排放,工程运营期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项目按照1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确定堤距,河道治导线基本沿现状河岸的走向布置,不会改变河流水势及冲沙条件;防洪堤修建好以后,改善沿岸排涝条件,对保持河水水质有促进作用;项目建设完善河道防洪堤,提升河道行洪能力,使沿岸农田及村庄免受洪水威胁。防洪堤修建的同时,完善沿岸排涝口和排涝涵管的设置,利于两岸农田耕地排涝。沿岸修建亲水平台,方便沿岸村民取水。堤岸及护坡建设,改善河道沿岸水土流失状况。工程实施后,整体改善了河段的水生生态。 |